最新臉部辨識技術剖析(3-2)

補足2D模型資料 3D臉部辨識技術崛起

作者: 鍾慶豐
2008 年 08 月 26 日
在上期談到各種常見較重要的臉部資料庫中,其多數為2D模型(2D Model)資料庫,其在表現真實臉部的3D特徵上常有不足之處。近幾年來,許多研究者嘗試將臉部的實體特徵用3D模型表示,卻囿於目前有關3D模型資料庫材料與人別數量不多,以致此類演算法之開發不如想像中容易。本文將繼續探討3D技術徵的一些相關概念、常被使用的自動臉部辨識技術以及目前遭遇到的一部分臉部辨識開放性問題。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導入防護機制 鋰電池充電安全更上層樓

2011 年 07 月 25 日

使用雙介面RFID 病患監控裝置升級更容易

2012 年 09 月 27 日

導入LCoS微投影 智慧眼鏡開啟行動新「視」界

2013 年 11 月 16 日

採納黑盒子診斷法 電源供應器失效分析更省力

2015 年 07 月 13 日

MDIO介面小兵立大功 通訊系統達成光纖模組相容

2015 年 03 月 02 日

軟/硬體解決方案齊備 環景/自動停車系統再進化

2020 年 04 月 11 日
前一篇
溫瑞爾支援英特爾嵌入式設備整合處理器系列
下一篇
精算陶瓷電容性能表現 DC- DC轉換器成本省更多